SCI/EI/CPCI有什么区别?名校招生官真的看这个吗?

近年来,随着国外名校对学生软性实力的要求日益增加,申请名校的热度和难度也不断攀升。留学市场也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学术能力的展示上,如参与海外名校实验室项目、发表优质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等等。一时间,国内留学党们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的需求也水涨船高,SCI/EI/CPCI等国际学术论文的发表在学生背景发展中的影响也被追捧得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留学党在申请国外名校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招生官到底关注这些吗?

 

本期将通过招生官的视角带领大家解析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对留学申请的作用。

 

 SCI/EI/CPCI分别是什么?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CPCI(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那么问题来了,同样都是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或会议收录的学术检索工具,也都是国内学生发表国际学术论文梦寐以求的途径, SCI/EI/CPCI到底有什么区别?

 

要想知道SCI/EI/CIE的区别,首先你要先了解它们分别是什么。

 

 SCI 

 
 

SCI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于1961年。其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是美国著名的情报学家和科学计量学家。SCI最重要的功能和主要的意图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需要的文献信息。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SCI已成为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期刊检索工具。

 

SCI最强大的是引文功能,查阅者能快速了解到某篇论文被他人引用的次数,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同时,通过大量的引文统计得知某篇论文在学科内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等量化指标对期刊、论文进行排行。换言之,被引频次高则代表在其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同行业重视且学术水平高。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SCI所选用的刊物主要来源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等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涵盖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94类别,超过100个学科。

 

SCI还有一个姊妹篇,即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同样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与SCI不同的是SSCI主要是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其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

 

 EI 

 
 

 

EI全称为The Engineering Index,即《工程索引》,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它创建于1884年,最初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编辑出版发行,是世界上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它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科技期刊和会议论文,每年摘录世界工程技术期刊约3000种,还有会议文献、图书、技术报告和学位论文等,报道文摘约15万条,收录范围几乎覆盖了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和研究成果。

 

EI年刊配有著者及其工作机构和主题等3种索引,以及引用出版物目录和会议目录。它的主要特点是摘录质量较高,文摘直接按字顺排列,索引简便实用。EI在学术界的地位仅次于SCI。

 

 CPCI 

 
 

 

CPCI全称为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即《科技会议录索引》,是综合性科技会议文件检索数据库。它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原名为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主要收集世界上各种重要的会议文献。

 

它提供了1990年以来以专著、丛书、预印本、期刊、报告等形式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文摘及参考文献索引信息,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所有领域。

 

因CPCI收录会议文献齐全、检索途径多、出版速度快等特点,已成为检索全世界正式出版的会议文献的主要的和权威的工具。

 

 SCI/EI/CPCI有哪些区别?

 

首先是学科领域的不同。

 

SCI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物理、化学、金融、艺术、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基础科学。它的姊妹篇SSCI则主要包含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等领域。

 

EI主要涉及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结构、土建、水利、船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管理、教育工程等领域。

 

CPCI针对的是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等领域。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

 

其次,三者发表的难易程度及审核时长也有所区别。

 

三者相比较而言,SCI的发表难度系数最大,其发表人群多为专家学者、知名高校教授、在本专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工作者,相当于国内985/211大学博士论文水平,因此审核时间较长大约需6-12个月,很多论文甚至远超12个月。

 

EI则大多是具备一定科研水平的本科及以上人员的发布途径,相当于硕士论文水平,其难度仅次于SCI,所需时长约为6个月以上。

 

CPCI相当于硕士论文水平,也是部分科技工作者提职称等方面的考评依据,它在三者之间难度最小,审核时长大约为4-8个月。

 

综上 ,在SCI、EI、CPCI这三大检索系统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可以说它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粹,也是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因此SCI的发表难度最大、耗时最长,发表人也应具备一定程度的科研水平,否则极易被质疑论文的真实性。相比之下,EI、ISTP评定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的质量标准方面较为宽松,发表的难度也相对小、耗时相对短。这也是很多SCI期刊被EI同时收录,但反之则不然的原因之一。

 

SCI、EI、CPCI涵盖的领域也有所区别。SCI主要涉及自然科学;EI主要收录生物工程、运输、计算机、物理、电子和通信、材料、航空和汽车工程等工程领域的国际会议;而CPCI可收录工程技术、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多领域的国际会议。除了部分工程技术与应用类文献外,CPCI涉猎的学科与SCI基本相同。发表者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需选择适合发表的渠道即可。

 

 SCI/EI/CPCI在申请中的作用 

 

了解了SCI、EI、CPCI的区别,再来看大家更关心的问题——到底美国的招生官是不是会看这些?

 

【明确想要申请的学校是否有此项要求】

 

学校通常会在官网上清楚地公布出招生要求,一些知名学府就明确要求申请者需要科研背景。尤其是顶尖学府,它们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或科学家,它们更看重的是金字塔顶尖的5-10%的人才。因此,顶级名校会着重衡量这个学生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或者做学术研究的人,甚至成为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人。

 

美国大学在本科阶段的教学水平实际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TOP10和TOP100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研究生、博士生和科研中心这些重磅因素。所以,顶级大学的考量与普通大学相比还是更注重科研背景的。如果要申请顶级大学,申请资料当中就必须或应该尽量包含这些资料,以证明你具备科研能力,是值得学校培养的目标人才。论文发表当然是证明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果学校并没有明确是否需要或者申请的并不是顶尖的大学,仍然建议通过学校的官网了解学校的历史、认证、背景、学术等等方面。如果学校是一个相对注重科研或学术的大学,招生官也会关注这些资料的提交情况。

 

【弄清楚科研背景提升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从当下来说,科研背景是留学党申请名校的敲门砖;从长远来看,科研能力是学生获得更高成就的基石。科研能力提升不仅可以奠定学术研究的基础,也是个人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锻炼。通过科研背景的展示,学生可以向学校证明自己具备继续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因此,能力的提升远比论文的发表更为重要,留学党不要本末倒置,更不要盲目地追求论文一定要发表在SCI、EI或者CPCI之上,毕竟论文的发表是科研成果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水到渠成的事情。

 

招生官在学校里属于类似于公司行政人员的职务,他们不一定具备科研背景,对学术专业层面的审核占比不高。本科阶段的招生往往也不会安排专业教授或导师面试,除非符合标化要求的人数过多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筛选,又或者招生官人数不足时,学校才可能考虑安排教授或导师面试。所以,科研背景对论文的要求尤其是本科生或高中生来说,不一定要求有惊世骇俗的研究成果,也不一定必须发表在影响力极大的会议或期刊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和掌握科研探索的能力,学会如何用学术语言同其他学者交流。同时,也是向学校展示学生是具备科研学习和实践能力的。

 

因此,留学党们不要把精力和关注点都放在SCI/EI/CPCI的发表上,而是更应该注重自身真正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科研方向,使自己成为目标学校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创建时间:2021-11-06 19:30